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的达沃斯经历

By 赵剑飞

达沃斯论坛这几天被吵得火热,我也说说自己的达沃斯经历。

2005年,刚离开经济观察报未久,我帮险峰(《第一财经周刊)主编)弄一个杂志,当时拿出一两万元巨资,派我一人去采访当年的达沃斯论坛。

达沃斯镇子很小,开会都得用当地的学校、体育场什么的,住宿价格也极贵。为了省钱,我在离达沃斯半小时火车的另一个小镇住下。小镇的名字很美,叫Kurr。每天我早上坐着火车到达沃斯,晚上再回到Kurr的小旅馆。

记得很清楚,那一年中国的官方最高代表是黄菊,他在大会议厅发表了一个主旨演讲,我们都在媒体席上听,但是没有机会提问。

虽然不能向中国高官提问,但是外国的各色人物来得太多了,达沃斯是采访他们的最好场合,简直触手可及,甚至多得顾不上。

一次我在沙发上休息,看到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背着手,踱来踱去,屁股后面不远跟着一个可能是保镖的年轻小伙,连个跟他打招呼的人都没有。那时尚没注意到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会有后来的发展,不然真是个专访他的好机会。

还有一次,纽约时报最出风头的专栏作家托马斯·弗里德曼正在赶着写他每天的专栏,结果伊朗驻英国大使跑来坐到他对面,没一会两人就因为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吵得不可开交。

那一年去的中国媒体人不多,当时任中行行助的朱民依照他的惯例,请中国人在当地著名的山顶餐厅吃饭。马云、王兟都在,坐满了也没十来个人。去的中国企业就更少了,只见到海航、南航。海航的陈峰穿着一身唐装,在会场拿出一只毛笔写书法,被纽约时报还报道了一番。

虽然印度当时经济没有中国这么热,但是印度的IT和软件业当时已经获得巨大关注,所以印度在达沃斯论坛专门举办了印度之夜,推广形象。

这也刺激了到会的中国人,马云、王利芬等人的商议以后要在达沃斯办一个中国之夜,由他和几个企业家出钱赞助。此后好象还真落实了。

今年很多媒体同行到达沃斯,发来图文并茂的报道,财新也有一只小分队当地采访,通过网络专题报道:http://finance.caing.com/2011/djdws2011/。不仅如此,财新还在达沃斯举办早餐会,都是中国媒体在达沃斯声音越来越响亮的例证。

至于达沃斯的意义,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回答,比如李开复说他一晚上要赶8个Party,我相信这绝不是戏言。达沃斯就是个Party,而且是欧洲人的Party,中国人去作客玩得尽兴就好,Party上别人说的就别当真了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赵剑飞

赵剑飞

3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媒体人,曾任职经济观察报、财经杂志、财新传媒

文章